| 6月15日 星期六 | 
| 8:30-9:00  | 开幕式 (主持人:陈子林)地点:裕璧厅 | 
| 领导致辞:武大校领导 & 大会主席:罗国安 | 
| 大会报告主持人:张尊建、梁琼麟 | 
| 9:00-9:30 | PL1 罗国安 | 
| 9:30-10:00 | PL2 贺浪冲 | 
| 大会报告主持人:罗国安、贺浪冲  | 
| 10:20-10:50 | PL3 张学记 | 
| 10:50-11:20 | PL4 张尊建 | 
| 11:20-11:50 | PL5 陈子林 | 
| 14:00-15:50 | 药物分析方法 A (裕璧厅) | 化学药物分析 A (8001) | 生物药物分析 A(8002) | 
| 主持人:伍建林、洪学传 | 主持人:狄 斌、姜宏梁 | 主持人:黄承志、胡泽平 | 
| 14:00-14:20 | 洪学传 I1 | 14:00-14:20 | 姜宏梁 I5 | 14:00-14:20 | 胡泽平 I9 | 
| 14:20-14:40 | 伍建林 I2 | 14:20-14:40 | 狄  斌 I6 | 14:20-14:40 | 黄承志 I10 | 
| 14:40-14:55 | 侯晓芳 O1 | 14:40-14:55 | 杨  帆 O5 | 14:40-14:55 | 蔡  容 O9 | 
| 14:55-15:10 | 陈啸飞 O2Y | 14:55-15:10 | 蔡  圣 O6Y | 14:55-15:10 | 邹  李 O10Y | 
| 15:10-15:20 | 周  韦 S1Y | 15:10-15:20 | 王  婷 S5 | 15:10-15:25 | 艾晓妮 O11Y | 
| 15:20-15:30 | 于  龙 S2Y | 15:20-15:30 | 李敬伟 S6Y | 15:25-15:40 | 王冬尧 O12Y | 
| 15:30-15:50  | 金牌赞助商(安捷伦) | 15:30-15:50  | 金牌赞助商(岛津) | 15:40-15:50 | 欧  丹 S10Y | 
| 16:10-17:55 | 主持人:陈缵光、梁琼麟 | 主持人:阎 超、卢建忠 | 主持人:吕海涛、李敏勇 | 
| 16:10-16:30 | 梁琼麟 I3 | 16:10-16:30 | 闫  超 I7 | 16:10-16:30 | 吕海涛 I11 | 
| 16:30-16:50 | 陈缵光 I4 | 16:30-16:50 | 卢建忠 I8 | 16:30-16:50 | 李敏勇 I12 | 
| 16:50-17:05 | 陈  刚 O3 | 16:50-17:05 | 朱  栋 O7 | 16:50-17:10 | 刘  冰 I13 | 
| 17:05-17:20 | 张文鹏 O4Y | 17:05-17:20 | 张群林 O8 | 17:10-17:25 | 王  军 O13 | 
| 17:20-17:35 | 银牌赞助商(默克) | 17:20-17:30 | 王梦婷 S7Y | 17:25-17:40 | 王启钦 O14Y | 
| 17:35-17:45 | 毛振坤 S3Y | 17:30-17:40 | 张俊红 S8Y | 17:40-17:50 | 周园园 S11Y | 
| 17:45-17:55 | 李显会 S4Y | 17:40-17:50 | 努尔买买提 S9Y | 
 | 
 | 
 
大会报告
PL1            罗国安      仿肝肾器官芯片研制及在药物毒性分析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
PL2            贺浪冲    药物分析学科的探索与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
PL3            张学记    纳米生物及药物分析-机遇及挑战 (深圳大学)
PL4            张尊建    网络药理学桥接的黄芩汤联用伊立替康减毒增效质控标志物发现 (中国药科大学)
PL5            陈子林    药物分析新方法研究 (9778818威尼斯)
 
邀请报告
I1      洪学传. 可视化诊断和治疗 (9778818威尼斯)
I2      伍建林.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of triclosan-an antibiotics in environment and in vivo
         (澳门科技大学)
I3      梁琼麟. 体外仿生3D肾小球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清华大学)
I4      陈缵光. 高效液相色谱光衍生检测法的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
I5      姜宏梁. 基于靶向脂质组学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I6      狄斌. 基于LC-MS的药物滥用预警与评估方法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
I7      闫超. 当前药物分析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浅谈 (上海交通大学)
I8      卢建忠. 基于Spinach适配体修饰改造的分析研究 (复旦大学)
I9      胡泽平. 基于疾病代谢组分析的药物靶标发现 (清华大学)
I10   黄承志. 基于单纳米颗粒散射成像与光谱技术的药物分析新方法 (西南大学)
I11   吕海涛. 基于质谱的小分子功能天然产物表征及其转化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I12   李敏勇. Coelenterazine-based bioluminscence for bioactivity analysis (山东大学)
I13   刘冰. 基于拟菌蛋白结构的新一代抗生素的设计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口头报告(教师)
O1             张平,施迎娣,孙卫,赵雅文,侯晓芳*. CMC-offline-MALDI-TOF/MS筛选乳制品中潜在致敏蛋白  (西安交通大学)
O2Y           郑乐艺,柴逸峰,陈啸飞*. 新型仿生跨膜蛋白生物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和全二维色谱应用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O3             陈刚. 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中药活性成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 (复旦大学)
O4Y           张文鹏. 脂质异构体的高效质谱分析方法研究 (普渡大学)
O5             杨帆. ExoAPP技术监测药物诱导肿瘤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变 (湖北中医药大学)
O6Y           蔡圣. 基于核酸-铂配位结合的铂类药物检测方法研究 (浙江大学)
O7             Yue Hu, Xiao J. Zhang, Xiao T. Yang, Ying Y. Tang, Lin Y. Hu and Dong Zhu*. Fluorescent   ligand fishing of heat shock protein 90 inhibitors from natural products  (南京中医药大学)
O8             张苗苗,徐林玉,余欢,张群林*. pH调控和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荧光增强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诊断试剂盒的构建 (安徽医科大学)
O9             蔡容. 基于含磷酸基小分子活性探针的定量蛋白组学研究 (山东大学)
O10Y         邹李*. 基于DNA纳米结构组装的生物传感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广东药科大学)
O11Y         王瑜江,赵琳,侯宇,高照,姜勇,郭晓宇,屠鹏飞,艾晓妮*. 高通量器官芯片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
O12Y         王冬尧*,曹岩,洪战英,陈啸飞,李笑宇,柴逸峰. 基于DNA亲和探针靶标鉴定技术的MLN8237的靶标分析 (海军军医大学,香港大学)
O13           王军*,付慧敏,姚璐璐,邓文文. 一氧化氮信号通路的检测及其在精准医药中的应用 (湖北工业大学)
O14Y         王启钦*,刘潇,黄昊,王祥宇,江正瑾. 基于多肽仿生材料的乳腺癌治疗性单抗捕获新技术研究 (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口头报告(学生)
S1Y            周韦,陈子林*. 基于新型聚醚醚酮套层搅拌棒的固相萃取新方法 (9778818威尼斯)
S2Y            于龙,肖玉秀*. 基于镧系发光MOF的纸基微传感器及应用 (9778818威尼斯)
S3Y            毛振坤,陈子林*. 芳香基功能化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及其毛细管电色谱分离行为研究 (9778818威尼斯)
S4Y            李显会,赵晶,熊健成,高询,赵龙山*. 新型绿色提取溶剂在中药活性成分及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沈阳药科大学,淮海工学院)            
S5              王婷,侯晓虹*. Fe3O4/MIL-101(Cr)为吸附剂的磁固相萃取结合UPLC-MS/MS测定水中非甾体抗炎药  (沈阳药科大学)
S6Y            李敬伟,赵旻,姜雪,刘婷婷,王淼,赵春杰. 基于1H-NMR和MS法的杜仲降压片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代谢组学研究 (沈阳药科大学)
S7Y            王梦婷,王洋,熊建成,赵龙山*. 利用加压液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脂肪性火锅食材中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的残留 (沈阳药科大学)
S8Y            张俊红,周园园,孙亚新,闫昊,徐霞*. 基于U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的冬凌草甲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郑州大学)
S9Y            努尔买买提·开合热曼,凌笑梅*. 以R15K为靶点HPCE筛选新疆一枝蒿抗HIV病毒活性成分方法研究 (北京大学)
S10Y                   欧丹,孙端平*,陈缵光*. 基于花状纳米酶和DNA纳米结构的双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用于肿瘤标志物 的高灵敏检测 (中山大学)
S11Y                   周园园,张俊红,孙亚新,闫昊,徐霞*. 姜黄素通过调控脂肪酸相关代谢,激活PPARγ (郑州大学药物研究院)